首页 > 其他类型 > 斜风 > 斜风第84部分阅读

斜风第84部分阅读(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月火焚心(超级——你懂的) 玉娟的故事 〖短篇〗恋母的代价1-6完 全能暴力 〖短篇〗昆仑歪传 帝王侧:至尊皇后 〖短篇〗滛贱女友小诗 1-10完结 绝色妖孽排排坐 星尊帝战一 〖短篇〗冰山美女

月之中,我损失了数以百万计的商业机会,但是叛军到达的地方,都禁绝神圣的鸦片贸易,并没收一切鸦片!”

算起来,这是对于鸦片贸易极其沉重的打击,象柳畅控制下的温处宁台金处六府,一向是这些上海西方鸦片商人重点销售的对象,但是今年以来,每被攻占一个州府,就代表着这个州府的鸦片贸易下降了冰点。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叛军攻占的每一个州府,鸦片贸易下降到原来的百分之十,是百分之十啊!”

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这些上海鸦片贩子已经经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同样出台了禁烟政策,这时候的太平天国还不象后来天京事变后的天国,变得完全军阀化,中央的政令很难在天京之外施行,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执行得不错。

虽然比不上虹军雷厉风行的禁烟政策,但是已经让这些鸦片贩子觉得日子难过,而现在多出了一股红贼,把浙江市场都搞崩溃了,让这些鸦片贩子更加难以忍受的是另一种变化“更要命的是,这些可恨的叛军,大规模破坏神圣的自由贸易之外,又把没收品运回上海,大事倾售,导致上海鸦片价格到了一个冰点之上。”

虹军无论打开哪里,都会缴获大量的鸦片,除了在宁波府给了西方商人一个缓冲期让他们返销上海之外,其余地方都是直接没收,然后通过德蒙斯和露丝雅的关系送回上海低价销售,由于这是近于无本买卖,结果就是德蒙斯和露丝雅差一点就把上海的鸦片贸易搞跨,价格比年初下降了整整百分之四十。

因此迪逊就不得不沉心疾首地说道“这过去的种种往事,代表着一个极其恶劣的错误倾向,一八四零的罪恶再次在这片土地上重演,因此我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不列颠与法兰西政府应当站出来,让叛军接受现有的自由贸易体系!”

“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就再来一次一八四零年的远征。”

这获得了鸦片贩子热烈的掌声,但是也有人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能作鸦片贸易,但是可以做军火或其它工业品贸易!”

迪逊和大多数人却告诉这样的少数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宁波的军火与其它工业品贸易已经形成了几个小集团的自然垄断,我们几次想打开宁波港的自由贸易,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事实上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这些鸦片商人长期享受鸦片贸易的超高额利润,以致经营的产品仅仅局限于鸦片一种而已,当新的商机来临时,他们依旧反应迟缓,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

但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第一波淘到黄金的西方人已经建立起他们优势,他们依旧以经营鸦片的心态进入这个市场,既没有好的商品,也没有好的服务,价格上更是高得离奇,结果就是被打得一败涂地,又不愿意做出相应的调整,结果就是几次向宁波运送军火与工业品都以掺败告终。

而现在他们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战争,只有战争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让这些叛军知道贸易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他们喊得撕心裂肺,但是他们也很清楚,即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不列颠与法兰西也只能在几个月之后才能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在那之前,他们必须忍受数以百万计的损失。

……

“不错!不错!”

作为整个金华府受张玉良祸害最深的一县,兰溪县今年的科举名额多了将近一半,而且这还是永久性的待遇。

因此兰溪县的小乡正朱爱澜对此十分满意“多了这么多名额,咱们兰溪人算是有出头的日子!”

在过去的若干年,浙江的科举是被杭嘉湖这些地方垄断,他们兰溪虽然有几家书院,但是长期不出能做大官的人,可是现在好了,天翻地覆,下三府还控制在清军手里,这就是金华人出头的日子了。

只是他对面的周益世不这么看“没这么简单,今年这次科试,杭嘉湖过来的学生恐怕不会少!”

“不会吧?他们也不怕落一个通贼的罪名!”朱爱澜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难道我们兰溪学子就没有出头的日子!”

周益世这次回兰溪是探亲来的,他在善叶军校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分发回了老部队当连长,但是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因此他特地请了个假回兰溪向大家显摆一番。

在善叶军校的这段时间,他收获很大,整个人不知道增长了多少见识,更不要说他学到了很多好东西,因此他不急不缓地回答“来的毕竟只是少数而已,杭嘉湖还在清妖手里,但是这批肯过来的,都是人精啊!现在科举未必吃香,关健就是善叶军校与一鹏技术这两个东西,进去了,才是真正的从龙之臣,与其让他们读死书,不如让他们进军校技校学点真本领!”

善叶军校朱爱澜是清楚得很,知道从军校里面出来,至少也是个见习排长,而且军校生以后会越来越多,将来整个虹军都是军校生的天下了,至于这个一鹏技校是什么玩意,他还是闻所未闻。

只是从周益世打探来详细情况之后,却是吃了一惊,他说道“这不是打铁匠之类的贱业吗?”

周益世却是很神秘地说道“在大清朝是贱业,在新朝就不一样了,秀才公将来未必能比得上打铁匠了,现在军校不缺人,可是一鹏技校还缺人,你手里有人的话,得赶紧推荐过去!”

一个乡正推荐过去的人,主持技校的马千竹即便不认识,那也绝对是要给个面子,因此朱爱澜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明年我有两个推荐上军校的名额,但是一直摆不平,争这两个名额的有八九个,都是一等一的好苗子,这样的话,我不如把他们推荐进技校去!”

后来朱爱澜回想起这件事来,觉得这是自己一生做出最明智的决定之一,如果把他们都推荐到军校里,最后顶多收获几个营长与团长而已,但是他把他们推荐到枝校里面,却出了六个超级大工厂的总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都是整个金华府都知名的大人物。

只是这个时侯,马千竹还在为一鹏技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而心烦不已。

第322章 子弟兵

技校居然会出现学生不足的问题,这是马千竹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

在马千竹原有的宏大规划之中,第一期生要招满十二个学生队,每个学生队都要招满六十名。

他办校的经验很有限,因此他直接比较的对象就是善叶军校,善叶军校第一期是六个学生连的规模,一个政工干部连,两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外加两个代训的行政干部连,比以后的军校二期生、三期生数量都要多。

因此马千竹也是准备参照善叶军校这套体系,只是技术人员有特殊性,不可能象军校生那样一个连容纳下一百三十四名学生,因此他大笔一挥,改成十二个学生队,每个学生队都要招满六十名。

原本马千竹以为自己门前必然会被挤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样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可不多,他在招生简章已经说得很清楚,免费提供吃穿住宿,每年发一套春装与一套秋装。

只是没想到他的招生报简贴出去以后,除了起初两天之外,整个技校的门口可以用门口罗雀来形容,到现在还就是有一百一十名来报名,才够两个班而已。

而马千竹为了技校的教学质量,已经准备好了一百六七十名教师与教工,看到这幅场景,他心惊了大半。

把技校办好了可是柳畅交代下来的重点任务,如果在他马千竹手上搞砸了,那岂不是这前途尽毁了!

而且这技校学生太少,马千竹原本或许可以推到学员对于虹军不信任这一点上去,可是同样是学校招生,明年乐清县报考军校的几十个名额争夺已经到了白日化的程度。

每个乡正手里的两个名额,加上知县、县丞的推荐名额都不够用,许多人都建议陆平去柳畅那边争取一下,不管怎么样,乐清这地方是红巾军起家的地方,是首善之区,怎么也得多给几个名额。

可就是乐清县,同样是虹军重工业发家的地方,到现在不限制的招生,也不过是招了五十多人而已,与民众对军校的追捧完全没法比。

还好冯思贤、陆平、金佩纶等一众虹军高级干部都过来帮马千竹的忙了,他们开了一个小会,准备把一鹏技校的事情办好--不管怎么样,第一期至少也得四个班,每个班就算五十人,也得两百名学生啊!

陆平作为乐清知县,比较熟悉地方,他说道“现在军校太热了,技校太冷,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我问过,关健是军校生一毕业出来就是见习排长了!”

军校生一期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们学习了两三个月,毕业以后就是见习排长,排长不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代理排长,而有些单位排长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离任,见习排长就立即接任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快出众头地的方法了,虽然二期生以后进军校变得艰难起来,而且训练时间已经逐渐延长,而且行伍出身的干部往往更具一些优势,但是大家还是渴盼进军校。

只要几个月就能统带四五十人甚至几百人,这样的机会在别的地方都不到,因此陆平建议“我们培育出来的是技术人员,不可有见习排长这个待遇,但是特别优秀的,可以让他们带一带小工!”

“嗯!”马千竹现在已经急得火烧眉毛,什么建议都可以采用“他们毕业了,就是正式的老师傅了,前程无忧,我还可以再加码!”

“原本每人包吃包住,一年发两套工装,现在改了,包吃包住之外,还发给一部分生活费,一年发四套工装,分配出去以后,优先晋升。”

“这可要与邓肯邓洋人谈好。”那边金佩纶答道“邓洋人答应下来,我们才能开这样的承诺。”

金佩纶作为瞿振汉的军师,又投奔到虹军这边来,地位比较怪异,无论是叶娘子还是柳畅都没有给他正式的任职,只是让他这段时间先协助马千竹把技校办好,事后另有任命。

金佩纶也知道这技校看起来简单,但柳畅把自己派过来绝不会是那么简单,技校办好了,那就是一件大功,柳畅也有机会安排自己到更好的位置上。

因此他办技校办得格外用心“还有,光提高待遇也没用,看看这次来的都是世家子啊!”

原本在马千竹的规划中,这样的技校对于吸收农村中农与贫农子弟是无往而不利的,他们贫穷而且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一听到有免费就读的技校就踊跃而来。

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现在报名参加一鹏技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地主的子弟,尤其是大地主和中小地主的子弟最多,他们对于锅驼机和一切改进效率的机械极感兴趣,同时也希望把这些机械用在自己的产业之上。

在这种情况,待遇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贫民子弟更渴望的是跃居于众人之上,因此他们更渴望军校,而地主子弟的想法就复杂得多了,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家族。

何况在对待锅驼机这问题上,已经看出两种子弟的不同之处,贫民子弟是心怀恐怖,敬畏而不敢接触,而地主子弟则是渴盼而期望着能亲自上手。

因此金佩纶提出自己的看法“有那些珍藏的新机器拿出来给大家见识一下,告诉他们,这都是他们要学的东西,学到这些东西,利国利民利家!”

西方的工业革命之后,已经将中国抛弃了几百年之后,有太多的东西能改变学生的命运“告诉他们,在学校呆得越久,学得越多!”

这个主意好,马千竹拍手称快,那边冯思贤也说道“黄岩、太平那边,我的旧关系,我就他们送几十个合适的学生来,不过千竹,你现在这个等学生的法子,有一个班的学生就开一个班的课,尽快培育出来技术人员才是关健。”

他补充了一句“现在一百六七十人都在等着学生,而你们不搞点成绩出来的话,别人怎么会把学生送上来!”

马千竹表示同意“就这么办!”

这个小会议开得很成功,在十几天之内,马千竹就凑足了六个班的学生,其中甚至还有个别女生前来报名,又给女生开设了一个女生语言班--这是马千竹以后十分骄傲的事,一鹏技校比善叶军校的女生班整整早了八个月。

而其中来的最多的是兰溪的学生,通过周益世的关系,一个小小的兰溪县来了四十七名学生,除了技校所在的乐清县,没有一个地方的学员人数能超过他们,而他们很抱成了一团,这就是后来工业技术界所谓“兰溪派”的起源。

……

马千竹的报告出现在柳畅的桌子上是三天之后的事情,虽然台州与宁波之间已经架设了电报线路,但是这样非紧急性的报文是不会出现电报线路上。

那时候柳畅刚从宁波城内回来,他刚刚为这次拖廷已久的改编定下了基调。

全军划分为地方部队与主力部队两个层次,主力部队是三个负责机动的步兵旅--龙枪旅、楠溪旅与磐石旅,每旅两团,而在三个旅之外的步兵团、步兵支队则成了各个州府地方部队中的机动部队,而独立步兵营、步兵连则是地方部队的守备部队,再往下则是乡兵排与基干民兵连。

这次改编将在浙江与福建两地展开,这次改编完成之后,虹军的某些部队就可以从守备任务中分离出来,成为真正的拳头部队了。

因此石汀兰只是稍稍提及了这份报告“马千竹副校长在乐清有报告说,技校的开设已经排除了种种阻碍,走上正轨,甚至还设了一个女生班!”

“嗯?”柳畅对于这件事却投入了很大的关注“李元度到哪里?有没有僧王的动向?”

“都还没有进入浙江境内!”石汀兰报告的是之前的情报汇总“情报部门汇报,李元度尚在江西境内,而且能不能顺利援浙还是末知数,我哥哥在湖北江西都干得不错!”

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石达开经略江西,这次攻势一直持续到一八五六年初,太平军几乎全取江西,打得曾国藩困守南昌,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会不会放李元度的安越军八营,着实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那就是剩下僧王?我不惧他,虽然我更想胜保胜宫保过来。”柳畅说道“准备去一趟乐清,现在电报通到哪里了?”

“到台州了!”石汀兰答道“过了临海要用驿马传递,但是路线不远,指挥上没问题,不过……阿畅,你为女生班过去?”

她觉得柳畅这个理由实在太荒唐了些,柳畅却回答说道“善叶军校我是校长,军校出来的子弟兵我掌握得住,一鹏技校我也是校长,这也是我的子弟兵,纵便我假手马千竹去办,但是他们还是我的子弟兵!”

“至于女人,到了我这个地位,都有三位娘娘了,还会关心几个乡下的小姑娘?”

柳畅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那就是我的子弟兵,谁也夺不走。

第323章 严衢战役

作为整个虹军的最高统帅,柳畅视察一鹏军校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却因为他的身份而变得不简单起来。

司令部要设置留守处,而从宁波到台州电报线路要重点保障,加上护卫骑兵的问题,林林总总,一大堆事都让周秀英她们变得繁忙起来。

不过柳畅才一说话,效果马上就出来了,原来为了招生问题而苦恼不已的马千竹在第一时间之内就收了几百封推荐信,都是推荐入学的。

大家起初对于技校的前途不看好,但是一看到柳畅要亲自视察一鹏技校,而且还要把这批学生发展为自己的子弟兵,那都是恍然大悟了!

这也是天子门生,进不了军校,进技校也是好的,别的不说,包吃包住,不需要学费,一年还发四套军装,特别是宁波府由于风气已开,推荐信就特别多了。

反倒是占了地利的乐清县没反应过来,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第一期学生的十二个连队都已经招满人了,至于以后的各期,也基本是按第一期学生的名额来按地域分配。

以后乐清人没少在这件事埋怨过马千竹,认为他虽然是乐清本地人,但是在这件事情却做得很不地道,甚至有吃里爬外的嫌疑,凭什么一鹏技校设在乐清这么多,招的学生几乎都是外地人。

而马千竹对于这样的批评也是满腹怨气,在开办一鹏技校的时候,乐清人就没给过他大力支持,等到蛋糕分好了,却又跳出来争奶油,为此他在回忆录痛批这种说法“对于乐清名额的分配,是考虑各方各面的因素,我在这个问题上清清白白,绝无任何以权谋私的可能。”

而在宁波府,周秀英与包美英也在忙着护卫柳畅的任务,现在柳畅位高权重了,出行怎么也得一个骑兵排的护卫才行,事实上周秀英建议至少要一个骑兵连,不然柳畅有失的话,这是整个虹军都无法承受的重大损失。

而包美英却是拿过了一批文件递了过来“秀姐,你帮我看看,哪些可以拿到杨长妹那里去?”

周秀英看了一眼,却是这次骑兵团申请全团野外长途训练的报告,由于经费开支过大,在杨长妹那里被否了,现在包美英又把这个报告拿出来“正好借检点南下的秋风,四个骑兵连出去跑一趟台州府与温州府,回来了马术也就练成了!”

周秀英一听这话就明白过来了,包美英这是变相地把野战训练的计划复活,现在柳畅南下的安全问题是第一考虑,包美英拿这个文件过去,肯定能从杨长妹得到批复,但是她却笑了笑“不用这么麻烦,检点是自己人,我过去跟检点说一声就行了,何必摆得这么委屈!”

“真的?”

“真的!”周秀英答道“我去跟检点说一句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让你做任务,你去创飞男女主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从猛虎开始的进化 天才女元师 重生复分:我携空间来 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